|
|
|
|
|
[F1專欄]Bernie Ecclestone賽車帝國的上市之路 |
|
記者/Hunter Hsu |
本文已被閱讀16,507次 |
|
|
在之前的專欄中,筆者曾經提及繼去年初Williams車隊順利上市之後,知情人士日前透露私募基金CVC Capital Partners已經選定瑞士銀行 (UBS AG) 和摩根士丹利 (Morgan Stanley) 加入高盛集團 (Goldman Sachs Group Inc.) 的行列,成為所擁有多數股權的一級方程式集團 (Formula One Group) 在新加坡交易所超過25億美元首次公開上市 (IPO) 的承銷銀行,這宗觀眾所矚目的大型首次公開上市案有望於6月正式登陸新加坡市場。經過了30年的努力,Bernie Ecclestone一手打造的「賽車帝國」終於進軍資本市場,在IPO上市案如火如荼進行的現在,或許也是回顧這段為時超過15年的漫長上市之路的絕佳時機。
從販賣摩托車零件到Braham車隊老闆、再成為身價一度超過37億美元 (歐洲富豪排名前100名、英國富豪排行榜前10名) 的F1商業帝國的統治者,Bernie Ecclestone的發跡史充滿傳奇性。超過70歲高齡的F1老大Ecclestone一度握有「未來100年F1周邊商品行銷及轉播代理權」(之後出售給私募基金CVC),這樣的獨家權利讓他增加財富的速率像火箭升空般快速 (歐盟雖認定有壟斷的嫌疑但也無可耐何) 。Bernie Ecclestone的年薪在1997年超過8,000萬美元,也成為當時世界上年薪最高的經理人。
| | 從販賣摩托車零件到Braham車隊老闆、再成為身價一度超過37億美元的F1商業帝國的統治者,Bernie Ecclestone的發跡史充滿傳奇性。 |
|
Bernie Ecclestone能成為F1舞台的焦點與80年代初期FISA (FIA前身) 及F1車隊兩者間的紛爭脫不了關係。當年他登高一呼號召所有F1車隊團結一致並自己規劃比賽,FOCA (F1車隊聯盟) 就此誕生,Ecclestone因此得到了「F1 Boss」(F1老大哥) 的稱號。在長達6年的抗爭之後,Bernie Ecclestone最終將F1賽事的商業經營權爭奪在手,並確定了參賽車隊、FIA以及F1管理組織的利益分配方式。在改造F1世界的過程中,Bernie Ecclestone賣掉了車隊並成為負責F1賽事商業經營的F1控股公司老闆。在商業運作上Eccelstone的主要任務是向全世界推銷F1賽事並獲利,這項任務他也的確做的非常好。
在第一次網路泡破高峰的20世紀末期,媒體與網路股成為世人追逐的對象,Bernie Ecclestone也第一次萌生了將其F1帝國上市的想法。事實上1997年Bernie Ecclestone就曾計畫將F1商業資產拿到在英國倫敦證交所上IPO公開釋股上市時 (名為Formula 1 Holdings Ltd) ,可惜這個上市計畫因為歐盟反壟斷委員會的組止而胎死腹中。1998年3月19日、德國WolfgangEisele電視台控告Bernie Ecclestone、理由是他們認為FIA非法壟斷了F1比賽轉播權。雖然F1老大最終在這場官司獲得勝訴,但由於該電視台在此事中向歐盟委員會提出了嚴重抗議,最後導致後來歐盟委員會的主動調查。1999年6月30日、由於懷疑FIA和FOM (F1經營有限公司) 違背了歐盟的正當競爭原則,歐盟委員會正式開始對其進行調查。一項相關的聲明指出:「委員會從大量實質性資料所得到的結論之一是,大量涉及FIA商業事務的合約建立在違背了歐盟競爭原則的基礎之上」。
眼看著在歐洲上市遙遙無期,Bernie Ecclestone只好私下尋找有興趣的買主。1999年10月26日F1老大將他所擁有的SLEC (擁有F1商業利益的控股公司) 12.5%的股份以3.25億美元的代價賣給了德意志銀行旗下的Morgan Grenfell Private Equity資產管理公司,合約中還附帶未來另外37.5%的股份可以13億美元的代價出售。沒想到不久之後MGPE公司就遇到困境:他們沒有辦法籌到更多的錢來獲得SLEC公司超過一半的股份。因為沒有辦法經營F1的控制權,失望的Morgan Grenfell Private Equity公司把股票出售給EM.TV換取一些現金及該公司的股票。多數F1商業利益的所有權隨後轉到了德國媒體鉅子Kirch手中,而2001年開始的全球經濟蕭條讓Kirch欠下110億美金的債務並宣布破產,75%的SLEC股份因此落入了債權銀行Bayerische Landesbank、JP Morgan、Lehman Brothers幾家投資銀行手中,此時也是F1相關資產的價格最低點。Kirch因為這筆昂貴的交易落得破產的下場、Bernie Ecclestone卻帶著飽飽的荷包離開。
| | 在21世紀初期的交易中,德國媒體鉅子Kirch因為這筆昂貴的交易落得破產的下場、Bernie Ecclestone卻帶著飽飽的荷包離開。 |
|
進入21世紀之後,Bernie Ecclestone的賽車帝國遇到了更大的危機:F1比賽隊伍成立了GPWC聯盟以爭取更多的利益分成。GPWC聯盟爭的是什麼?表面上看來是對F1本身更大的參與權,實際上就是分得更多的F1周邊商業利益。Bernie Ecclestone的秘密帳本內容一直都是F1車壇最難解的謎,10支F1車隊只能分得全球電視轉播權利金的47%,另外53%則歸入SLEC的口袋中。至於各分站比賽主辦單位繳交的申辦權利金 (每站承辦單位繳交800到4,000萬美金不等) 、由Patrick McNally所承辦的賽道廣告業務與Paddock Club豪華俱樂部繳交的權利金這三項收入F1車隊都分不到一個子兒。GPWC估計超過77%的F1周邊利益沒有分配給F1參賽隊伍,這才是真正的爭議焦點。最後Bernie Ecclestone花了數年的時間、採用合縱連橫的方式並承諾大舉提高收入分成,才說服所有隊伍繼續留在F1賽事而沒有另起爐灶。另一方面他還協議私募基金CVC公司於2006年以槓桿式收購方式 (向RBS蘇格蘭皇家銀行貸款25億美元) 買下63.4%的SLEC公司股權,除了CVC之外的其他股東還包括已經破產的雷曼兄弟銀行的資產管理人 (持股15.3%) ,F1老大Bernie Ecclestone (持股5.3%) 以及其前妻Slavica (通過Bambino Holdings基金持有) 。
| | 據傳Bernie Ecclestone和CVC基金已經與Ferrari和Red Bull車隊分別達成秘密協議,將給予前述兩支車隊Formula One Group股份和董事會投票權。 |
|
隨著時間已經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,在上一輪景氣高峰 (2006年) 透過槓桿式收購的私募基金CVC公司已經持有SLEC股權達到6年之久,目前已進入急著退出的收成期、積極推動IPO上市計畫也不讓人意外。然而Bernie Ecclestone的賽車帝國在上市之前還有最後一個門檻:確保當前參賽隊伍繼續留在F1賽事之內。1981年FISA與FOCA (F1車隊聯盟) 簽訂歷史上第1份《協和協議》(Concorde Agreement) ,協議內容授權FOCA將F1電視轉播權和其他商業利益租賃給Bernie Ecclestone擁有的FOPA (F1管理和推廣委員會) ,此後每支車隊每四年簽訂一次新協議。在2012年馬來西亞站結束後不久,Bernie Ecclestone就宣佈他已經與多數F1車隊達成共識,他們將都會簽訂第7份《協和協議》 (2008年簽訂的第6份將於2012年年底到期) 。4月初洩露的一份文件更指出Bernie Ecclestone和CVC基金已經與Ferrari和Red Bull車隊分別達成秘密協議,將給予前述兩支車隊Formula One Group股份和董事會投票權,目的是為了防止這兩支隊伍脫離F1賽事、進而保證在Formula One Group上市前實現價值最大化。這一次F1老大再次用了合縱連橫的方式,至此Bernie Ecclestone賽車帝國登陸資本市場的計畫可謂萬事具備、只欠東風。
| | 由於無可取代的歷史地位,Ferrari車隊在F1商業利益分成上始終倍受優待。 |
|
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,Bernie Eccelstone的上市美夢整整走了15年才完成,從前述的過程我們不難發現,即使是風馳電掣、價值超過100億美元的F1賽事,其實本質還是與其他生意沒有兩樣:爭議的核心仍然是商業利益,中間也始終充滿了錢權交換的蹤跡。
| | 隨著Formula One Group的上市在即,確保當前參賽隊伍繼續留在F1賽事是Bernie Ecclestone的當務之急。 |
|
|
|
|
|
|
|
|
|